找到相关内容160篇,用时2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《大智度论》之般若波罗蜜(二)

    波罗蜜、尸罗波罗蜜、羼提波罗蜜、毗梨耶波罗蜜、禅那波罗蜜、般若波罗蜜、念处、正勤、如意、五根、五力、七觉分、八圣道分、空无相无作解脱门、佛十力、无所畏、无阂智、大慈大悲、十八不共法、无错谬...,失味致患。行者亦如是,欲除着心故,但行般若,反堕邪见,不能增进善法。若与五波罗蜜和合,则功德具,义味调适;虽众行和合,般若为主。   ()五度殖诸功德,般若除其着心邪见   《大智度论》卷...

    厚观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11350989892.html
  • 试论中国佛教伦理的理论基础、基本规范及其主要特征

    断恶生善。“神足”,又名如意,欲神足、勤神足、心神与观神足。神足是三十七道品中正勤所修的行品,也就是用种定力摄心,使定慧均等,神力充沛,所愿皆得,故名如意。欲神足是欲望成就,勤神足是...要求遵循五戒、十善、摄、六度、八正道与三十七道品等戒律(即道德规范),做到“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”。中国佛教伦理是印度佛教伦理的继承和发展。它在与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冲突与融合中,形成了一种既有别于印度...

    李英华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43691590.html
  • 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[任杰]

    胜:   [3]如意,又名神足:   [4]五根:   [5]五力;   [6]七觉支;   [7]八正道。(见后法宝处道谛中说。)   “第二聚,谓慈等无量心。&...》卷十九云:“破邪法,正道中行,故名正勤”。   第三科,如意,又名神足。如意谓所求所愿一切如意自在,故名为神,此胜行为禅定之果,此定即名为。是以信为基础之义,此...

    任杰

    三宝|功德|观修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2/2021593066.html
  • 八关戒斋

    (三)如意——欲(慕乐修持之法)、念〔一心正住其境〕、精进(修习不懈)、慧(思维心不散) ()五根——信(信于正道)、精进(勤求不息)、念(一心观想)、定(一心寂定)、慧(内性自照) (...沙弥十戒的大部,为了理解上的方便,所以把它放在五戒之后,沙弥戒之前。 八关戒斋的内容是这样的: 一、不杀生。二、不偷盗。三、不非梵行(不淫〕。、不妄语。五、不饮酒。六、不著香华(曼)。不香油...

    佚名

    |八关戒斋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1/1017188393.html
  • 三十七道品讲义·七觉支篇

    rdquo;   真正的大道是菩萨道   三十七助道品中的念处、正勤、如意、五根、五力都解说过了,佛陀担心大家不会选择,不知如何应用,所以又苦口婆心地为我们分析日常生活应...如意念处”,这些法都是佛法的根本,是佛法中的正道。我们若能深刻体悟这些理法,并能与日常的生活融合,就称为“正法”。   我们平时的生活、行为举止,...

    证严法师

    三十七|证严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7/20104126428.html
  • 佛學入門(二)

      三、神足(如意) ┌A、欲神足  ├B、勤神足  ┤  ├C、心神  └D、觀神足 ┐  ┤  ├重修禪定  ┤  ┘   、五根 ┌A、信根  ├B、進根  ┼C、念根  ├D、...再接再勵地修其他道品,就能步步走上八正道!   【註】   1、道諦的三十七道品,了生死苦即念處;而其離貪愛中持戒生定,即正勤、如意;由定開發無漏真慧,即五根、五力、七覺支;從無漏慧具修戒定慧...

    佛陀教育基金會編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005039049.html
  • 略讲观修佛法僧三宝功德及其意义

    如意,又名神足:  [4]五根:  [5]五力;  [6]七觉支;  [7]八正道。(见后法宝处道谛中说。)  “第二聚,谓慈等无量心。”  [1]慈无量心,能与众生安乐之心;  [2]悲无量心,...故为正勤。能断除懈怠,故名正断。能正策励身语意业中不善法此为最胜,故又名正胜。如《大智度论》卷十九云:“破邪法,正道中行,故名正勤”。  第三科,如意,又名神足。如意谓所求所愿一切如意自在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62039747.html
  • 阿含經的集成與大乘經典源流的研究

    思身9.六愛身10.六界11.因緣起及因緣起所生法12.念處13.正斷14.如意15.禪16.聖諦17.想18.無量19.無色20.聖種21.沙門果22.五熟解脫想23.五解脫處...晚年時,將其教法歸攝為九分教或十二分教。  3.王舍城結集時,先結集經藏而後結集律藏,此中經藏是以聲聞教法的蘊、處、緣起、食、諦、界等等事為範圍,依次結集出《相應》、《中》、《長》、《增一》等阿含。 ...

    林崇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30540256.html
  • 神通的境界与功用

    作用,遂出于肉体五官以上——精神可以自由役 使肉体,即所谓神通是也。  神通或云如意,或云五神通,或云六神通者。神通力用者 终不外智慧之自在力而已,以智慧之自在力能使肉体之作用如意变化故。(境 野...又称身如意通,又有称为神足通的(注 )。  二、天眼智证通。  三、天耳智证通。  、他心智证通。  五、宿命智证通。  六、漏尽智证通。  如果到了佛的境界,又将六通演为十通了,唯此十通,仍属六...

    释圣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75940625.html
  • 圣谛弘誓愿

    道品:念处、正勤、如意、五根、五力、七菩提分、八圣道分等,我怎能舍弃无上的法门,而不成就无上的佛道呢?  所以,通达、了知圣谛的真理之后,要学菩萨不舍一法;更要用圣谛的佛法基础,再实践摄六...女人,兴建弘誓不自为身;欲于空际济度众生,皆得至无余泥洹界而般泥洹。(〈成道品第十三〉)  从这一段经文中,可看出圣谛中已有弘誓愿的义蕴了。  此外,佛陀在《阿含经》中,常以广、无量、无上来形容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45941120.html